浙江海虹彩色印务有限公司0571-85195285浙江海虹彩色印务有限公司

高端艺术印刷服务专家精品画册,精致印刷

首页书刊印刷历史 中国现代书刊印刷的复苏

中国现代书刊印刷的复苏

2015年11月08日15:30 


书刊是文化产品,书刊印刷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的状况。中国自三十年代后期,至四十年代末期,由于受战争的影响,经济萎缩,文化不振,印刷业也受其影响,处于冷落凋敝状态中。

上海一直是中国书刊印刷业比较集中的大城市,据1951年上海印刷业同业公会统计,从事书刊印刷的工厂,铅印业76户,3100人;平印业147户,3380人;书刊装订业130户,3640人。这 些工厂一般仅十几人到几十人,规模不大,设备简陋,生产能力很小,年产量铅印仅20万令左右,还不如现在一个大型书刊印刷厂的年产量。据不完全统计,1949年全国书刊印刷的产量还 不到50万令。拿这个产量同当时中国4亿多人口相比,可见当时的书刊印刷业是多么的薄 弱。

中国书刊印刷业就是在这样落后、薄弱的起点上开始复苏的。

1949年,在中央政府设出版总署,负责管理出版、印刷、发行方面的工作。出版总署于1950年10月28日,发布了《关于国营书刊出版印刷发行企业分工专业化与调整公私关系的决定》。根据决定的精神,将原来集编、印、发于一体的国营新华书店,一分为三,分别成立了人民出版社、新华印刷厂总管理处、新华书店总店。从此中国书刊印刷,不管是国营的还是公私合营的书刊印刷厂,统统纳入了由出版总署归口管理的自上而下的书刊印刷管理系统。1954年出版总署撤消,全国的出版业务改由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 局管理。在各省、直辖市、自治区也相应建立出版局,管理出版、印刷、发行等业务。

进入五十年代以后,社会日趋稳定,开办教育事业,学生需要课本,当务之急是尽快使书刊印刷厂恢复生产。当时就全国范围来说,私营书刊印刷厂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,但大多规模又过小。政府一方面给他们安排书刊印刷任务,一方面把过于分散、生产量小的小厂进行合并或公私合营,使大家都有活干。

1951年4月,全国新华印刷厂举行第一次工作会议,书刊印刷厂恢复到304家。厂家的绝对数字可能缩小了,但工厂的生产能力却相对扩大了,共拥有铅印机777台(注:对开机两台算一台 )。其中12家国营新华印刷厂拥有铅印机128台,占全国铅印机总数的16.5%(表19-1)。

表19-11951年4月全国各大区书刊印刷铅印机统计表

*后称二回转印刷机

到1952年,全国出版系统直属书刊印刷厂年铅印生产量已达82万令。这个数字不包括非出版 系统的书刊印刷生产量在内,如果把这些厂的书刊印刷生产量也包括进去,估计年生产能力会超过100万令。1981年《中国印刷年鉴》,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编,印刷工业出版社1981年版。

网友热评